把時間還給病人?從溝通做起
發布日期:2010年07月17日 瀏覽次數:
今年是護理基礎年,為貫徹執行三個文件的要求,把時間還給病人,六病區護士長陸偉萍要求全體護理人員走進病房,著重做好護患溝通工作,體現溝通價值。
日常工作中,有些護士只會機械性的完成護理任務,和病人的溝通特別少,根本不知道患者需要什么。針對這個問題,病區特地開展了一次關于如何與病人溝通的講座,陸護士長指出:在溝通之前護士首先要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以良好的心境進行溝通,不要流露出匆忙、勉強,甚至厭煩的情緒,以免使對方失望而導致溝通失??;其次護士在掌握溝通的技巧同時,還要理解病人、尊重病人的精神信仰,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從病人的角度去感受,理解和分擔病人的痛苦。護士長要求每位床位護士每天必須要花半個小時和病人溝通,了解他們的需求。
在護患溝通實施一個月以來,大家發現,對初入院的患者及時進行溝通非常重要,這類患者情緒大多比較緊張,對肝炎比較恐懼,針對患者的病情,需給予心理安慰,讓患者能正確面對自己的疾病。
通過的努力,病區護士與病人之間的關系明顯變和諧了,不再是簡單護患關系,彼此就像朋友一樣。一位患者出院時,高興的握著我們的手說:“你們這家醫院是最人性化的醫院”?;颊叩目隙ńo了我們無窮的動力。我們會把溝通做的更到位,真正把基礎護理服務落到實處。
關閉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