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認真的做好每一項工作
南京兒童醫院“徐寶寶事件”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尤其是醫療界,一時間各大媒體眾說紛紜,可以說這一事件給醫務界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很大的傷害。值得我們每一位醫務人員認真的思考,深刻的反思。
對于這一事件經過,到目前為止,應該說已經比較清楚了,我不再細說。事件發生后,網上以及有些醫務人員可能還錯誤的認為,在這一事件的醫療過程中,醫生也沒有太多的過錯,社會對醫務人員的要求太苛刻了,甚至認為患兒的死亡與醫生的行為關系不大,也有的認為純粹是媒體網絡炒出來的,等等。
我個人認為,這一事件確實牽涉到了很多方面,事件發展到這一步受許多因素的影響,但撇開其他的不說,就醫生而言我們應該思考,醫生的職業是神圣的,但這樣的形象是要靠自己的行為來維護的。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各種需求在增加,對健康更是如此。醫生的風險明顯增加了,為什么?說穿了就是因為服務的意識、專業的水平以及出現意外后的應急處理水平沒有同步跟上。
簡單分析一下,在這一事件中,相關醫務人員主要存在多項醫療護理核心制度沒有執行。會診制度、首診負責制、醫患溝通制度、交接班制度、請示報告制度、搶救制度、等級護理制度等等,以及醫院相關的規章制度。請問這些制度很難執行嗎?當然不是,關鍵是沒把制度當回事,錯誤的認為制度是制度,工作歸工作,我行我素,殊不知所有的制度、所有的醫療常規都是用血的教訓換來的,它們是我們各項醫療行為的指南。
想想我們平時的工作,類似的情況也是時有發生,聯系到這一事件真有點不寒而栗,我們每人都知道“病人至上、精益求精”的院訓,但我們有沒有把它作為行為的準則了呢?事實上,還是不斷的有病人投訴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通過這一事件,我們每一位都要認真的檢點一下自己,都要捫心自問,我的工作到位了嗎?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克服恐懼心理,不能被醫療風險所壓垮。沒錯,醫療工作如履薄冰,但只要我們能認真執行制度,按照醫療常規、規范開展工作,給病人多一點關愛,真正從患者的利益出發,我們就完全可以化險為夷,在醫療工作中獲得快樂和成就。
聯系到我們醫院正在逐步向“大???、小綜合”綜合醫院方向發展,新的專業科室的開設、現有??频陌l展,都需要技術的探索提高以及新技術的引進,我們必須要有不懼困難、敢冒風險的精神,不能因為怕風險而束手束腳,否則就不會提高,當然絕不能盲目、更不能蠻干,我們要合法、規范、科學的開展工作,讓我們的各項事業穩步的推進,醫院能更快更好的發展。
總之,我們每位醫務人員都要珍愛自己的職業,以“白衣天使”的稱號為榮,認真履行職責,規范、認真的做好每一項工作,更好的為病人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