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制度之治的最高形態。在法治中國建設中,要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需要在黨的領導下,頂層設計。這個頂層設計的總抓手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它是我國法治建設的“路線圖”“施工圖”。
堅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內容,凸顯了全面依法治國的關鍵內容及主要任務,其構成要素內含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凸顯了法治中國建設的重要特色。我國法治建設的各項工作,都是依循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部署展開的。我國是一個二元規則體系的國家治理模式,黨內法規體系作為執政黨的規則體系,必然要納入法治中國建設征程和整體布局之中。由此,依法治國與依規治黨必然需要統籌推進、一體建設。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與黨內法規體系之間的關系
首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然內含黨內法規體系。建設法治中國,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圖譜的緊要內容在現實中的展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與黨內法規體系之間關系的命題,實質是對新時代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的新發展,也是依法治國與依規治黨一體建設偉大實踐的理論基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過程,實質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過程,而我國法治建設道路是經過長期發展、漸進改進、內生性演化的結果。所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內容提煉,必須圍繞我國實際情況,突出時代特性,契合法治理論與實踐,充分體現黨領導人民實行法治建設先進經驗,契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黨內法規是中國共產黨的行為規則,實踐中,我國法治建設正是在黨的領導下有序推進的。把黨內法規體系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有機構成部分,能有效地把黨的意志體現在具體法治建設實踐中。
其次,國家法律與黨內法規的關系決定了“一體建設”的必然性。黨內法規具有政治屬性、制度屬性,它與國家法律的政治性、法治性具有天然的緊密聯系。國家法律與黨內法規均是統帥于以民心為共同根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之下。中國共產黨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正是民心。依規治黨是法治理念在黨內政治生活中的體現,依規治黨深入黨心,依法治國深入民心,黨心民心是一致的。處理好國家法律與黨內法規的關系命題實質是有助于更好地統籌推進依法治國與依規治黨一體建設,把民心黨心融為一心。
國家法律與黨內法規的關系命題,實質是走什么樣的法治道路問題。我國法治建設的根本特征和基本國情是堅持黨的領導。依規治黨是把法治理念融于黨內政治生活之中,實質是更好地規范和加強黨的領導,提升黨的領導能力。實踐中,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之間的關系必然隨著法治建設的展開而展開,這是我國法治建設的特點,脫離這一特點,就很難搞好法治中國建設。黨的領導從根本上保證將最廣大人民的意志和根本利益凝聚起來,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轉為法律法規,不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進程。突出依法治國與依規治黨的統籌推進、一體建設,完善黨內法規體系建設,把黨管好建好了,法治中國建設自然也就能夠跟進。
黨內法規在我國法治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黨內法規在黨的發展歷程中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頒布了第一部黨內法規,開啟了依規治黨實踐。黨內法規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的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確保了黨的團結統一,確保了革命勝利。新中國成立后,黨由局部執政轉為全面執政,黨在新中國的歷史地位,必然決定了黨的制度設置不是孤立的,勢必與國家政治法律緊密相連。由此,國法與黨規天然地具有同構性,黨內法規逐步內嵌于國家制度建設之中,進而嵌入國家治理體系之中。
新時代以來,黨內法規在我國法治建設中愈發處于重要地位。伴隨著依法治國的戰略目標、主要任務、根本保證等核心問題的日益明朗,特別是明確“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構成部分,意味著黨內法規從最初的政黨內部規范,隨著發展而成為法治全面規范。黨內法規的法治屬性完成了質的跨越。實踐中,黨內法規體系已然既是管黨治黨的重要依據,也是法治中國建設的制度化體系,是法治中國建設的重要保障,并處于法治建設重要地位。
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雙輪驅動,合力推進國家治理,成為中國國家治理的標志性特征。黨內法規體系的完善,不僅意蘊著我國政黨制度的完善與創新,更是反映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完善與發展。在我國國家治理體系中,黨內法規地位特殊且重要,可直接為黨領導法治中國建設提供一定的制度依據,是我國法治建設的有力保障、關鍵制度依循。黨內法治決定國家法治,依法治國與依規治黨同步進行,加快了法治中國建設步伐,推動黨的制度優勢和國家制度優勢轉化為治國理政的更大合力和更高效能,彰顯中國之治的智慧。
深入推進依法治國與依規治黨一體建設向縱深發展
依法治國與依規治黨一體建設,需要更高定位,持續推進,向縱深發展。
首先,依法治國與依規治黨的邏輯關系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深化,二者的一體建設實質是服務于法治中國建設實踐。為此,需要不斷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以及以黨章為核心的黨內法規體系,并不斷強化國家法律與黨內法規的執行,強調執行效果,做好二者銜接與協調工作。實踐中,要完善國家法律和黨內法規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互保障的格局,切實厘清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的邊界,合力推進依法治國與依規治黨一體建設,有助于實現國家治理體系的智能化、標準化、現代化。要意識到,依法治國與依規治黨一體建設,共同作用于法治中國建設,而法治中國的持續推進,也能促進依法治國與依規治黨一體建設深入發展,這是一種良性互動關系。
其次,依法治國與依規治黨一體建設作用于黨的自我革命實踐中,進而推進社會革命。在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關系上,要從促進黨建、促進黨的自我革命成效、提升黨的執政能力以及國家治理水平,進而引領社會革命方面,推動二者一體建設。所以,需要不斷完善以黨內法規體系建設為核心內容的黨的自我革命規則體系。黨內法規體系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內容,是依規治黨的規則核心。實踐中,要借鑒制定法律的良好成熟做法,深入推進科學立規、民主立規,進一步完善黨內法規質量及其體系化建設水平。
最后,要推進依法治國與依規治黨一體建設向縱深發展,共同作用于世界治理文明。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持續不斷推動法治中國建設,也是在不斷為世界法治文明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依法治國與依規治黨一體建設實質是對世界法治文明的重大貢獻。把黨內法規體系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有機構成部分,既體現了依規治黨的法治思維,又體現了法治中國建設實踐的探索成果。這一認識也是對世界法治文明的重大貢獻。統籌推進依法治國與依規治黨一體建設,不僅是一種理念,也是一種獨特的制度建構。這種獨特的制度建構模式,讓世界法治文明浩海中熠熠閃耀出中華智慧之光芒。在取得法治中國建設的不斷進步同時,我們也在為世界治理文明不斷提供中國智慧,展現大國治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