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乙肝?
所謂的肝炎是指肝炎疾病的總稱。 一般來說,傳染性肝炎主要是指病毒性肝炎,根據肝炎病毒的不同類型,肝炎分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等。 中國最常見的肝炎類型是甲型肝炎,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隨著乙型肝炎疫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有關部門注射乙型肝炎疫苗的強制性要求,乙肝攜帶者數量的增加速度已明顯放緩。 乙型肝炎病毒是世界上傳播最廣泛的病原微生物之一。 根據不完全的統計數據顯示,有大約3億人感染乙肝病毒。但是受到現有醫療技術的限制,目前還沒有研制出能夠徹底治愈慢性乙肝病毒的有效方法。
乙肝病毒的傳染機制和傳播方式有哪些?
(1)乙肝病毒的傳染機制:首先,乙型肝炎病毒進入血液, 進入血液之后,乙肝病毒會隨著血液流到肝臟。 進入肝臟后,它將在肝細胞中復制。 不同年齡組對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力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般來說,成人的免疫力足以及時檢測和清除乙型肝炎病毒,但對于嬰兒或兒童,免疫力較弱且易于感染。 嬰兒在感染后不會立即出現相關癥狀,但是隨著年齡增長或某些病毒誘發可能會出現并發癥。 乙型肝炎的病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急性肝炎期,第二階段是慢性肝炎期,第三階段是肝硬化期。
(2)乙肝病毒的傳播方式主要有垂直傳播、血液傳播、醫源性傳播、性傳播等。①垂直傳播,也叫做母嬰傳播。一般來說,大約有三分之一的HBsAg攜帶者來自母嬰傳播。 母親的乙型肝炎病毒可能在出生前或出生時感染孩子,使孩子在出生時感染乙型肝炎病毒。②血液傳播,血液傳播是乙肝最主要的傳播途徑,例如輸注血漿制品以及血制品等,通過血源性進行傳播。③醫源性的傳播,它指的是在醫療活動過程中乙型肝炎病毒的傳播。 例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醫療器械以后,消毒不當或醫務人員操作不當就會導致傳播,其中血液透析患者往往是乙型肝炎的主要傳播對象。④性傳播,在性交的過程當中,若出現性器官的損傷,那么乙肝病毒攜帶者的體液當中就會有乙肝病毒,所以性傳播是乙肝的一種傳播方式。在我們平常生活當中,例如擁抱、握手等行為不會進行傳播,乙肝病毒攜帶者在積極的抗病毒治療當中,也可以正常的上班、上學等,不會對日常生活造成什么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