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五院人以實際行動彰顯責任與擔當!
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到來后,ICU的醫護人員相繼病倒,但是為了守護患者的生命健康,只要身體還能夠支撐,他們就默默地負重前行。ICU負責人郭茂松顧不上自己發熱咳嗽,來不及休息調整,面對陡增的重癥患者需求,帶領團隊盡最大可能拓寬生命救治通道。呼吸窘迫,多器官衰竭,氣管插管,呼吸機,俯臥位,CRRT,ECMO......ICU的工作量是平時的三倍以上,“連軸轉”成為科室常態。
曹麗作為心內科醫生,在急診人手緊缺的情況下,加入急診隊伍。發燒初愈后,還咳嗽著,就第一時間回到工作崗位,而她的家人相繼出現了高熱癥狀,曹麗顧不上照顧家人,她知道,此時的急診更需要她,患者更需要她,主動要求堅守在一線。急診的病人病種多樣、病情復雜,特別是老年患者,本就有基礎疾病,在發熱或確診新冠陽性后往往誘發多種合并癥。曹麗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為患者排憂解難。
面對就診高峰,疫情的侵襲再加上超負荷的運轉,很多醫護人員都病倒了。在人手緊張的情況下,急診骨干護士毛芳芳,在感染之后發著39度高燒,仍然堅持回到了工作崗位。她管的床位都是重病人,工作量非常大,為了節約時間,一個連班下來,不吃不喝也不上廁所,咬牙堅持著,日夜奮戰在急診一線。生命救治不間斷的背后,是無數像毛芳芳一樣的急診人用一天天的腳步丈量著責任與擔當。
近段時間,全院各個科室都面臨人手緊缺的情況,功能科也是如此。黨員胡欣同志挺身而出,發熱了,吃點退熱藥繼續工作,“我是黨員又是男同志,我來頂上?!痹谄椒矋徫恢袌允匦拍?,默默奉獻,展現出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優秀品質。
麻醉科團隊除了完成急診和擇期手術麻醉工作外,還積極參與全院新冠危重病人救治,他們每天飛奔于急診、ICU和各個病區,為危重病人進行氣管插管、動靜脈穿刺、呼吸機調節。
供應室是院內各種無菌物品的供應單位,擔負著可復用醫療器材的清洗、消毒、包裝、滅菌和供應工作。疫情來臨,全科人員都感染了,可是科室人手少,任務重,負責人章紅燕發著39.7的高燒依然頂在崗位上。周曉紅感染后發著低燒仍堅守崗位,硬是輕傷不下火線。潘妍廷家里老人孩子都生病了,自己也出現了不適,但她依然天天守在崗位,一直等到有同事能上班了才休息。
感謝你們用勇氣和辛勞,詮釋了醫者初心;感謝你們用擔當和奉獻,換來了患者安康;感謝你們為生命護航,向你們致以最深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