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身處密閉的實驗室,離病毒最近卻是隱形戰士,但他們時時刻刻都在與新冠病毒“短兵相接”,用快速準確的結果為疫情防控提供可靠依據。他們就是檢驗科的工作人員。
王惠就是檢驗科的一員。說起這個女孩,不足80斤的瘦弱身體,卻蘊藏著無盡的力量。一月底剛完成負壓病房檢驗任務的她,得知科室人力資源緊張,勇敢地接過任務,主動申請再次進入負壓病房。王惠在完成白天工作任務的同時,只要有新病人來,就要繼續工作,經常凌晨才能下班。短短四周,有十幾個晚上,王惠都一直“戰斗”在實驗室,臉上全是勒痕,雙手更是長滿了濕疹,蛻皮嚴重。
一天晚上,王惠接到通知下半夜要收病人,剛剛睡下的她立刻爬了起來,回到崗位。更換洗手衣、穿戴好防護用品,進入污染區。由于病區陸續收治了好幾位患者,兩位護士忙得應接不暇,王惠便主動攬下了貼標本的活。等護士們采好血,她又立刻拿上標本箱去實驗室繼續工作。天亮了,下一班護士來接班了,她卻說:“你們下班吧,早上還有好多標本等著我呢。核酸結果不能推遲,要保證每天的結果及時準確地上報給醫生?!庇谑撬^續工作,直到完成當天的檢測任務。
王惠每次都要在實驗室里工作很長時間,拎著好幾個重重的樣本箱來回穿梭。等待核酸結果的間隙除了要把病人的血檢做完,還要完成實驗室的消殺工作。實驗室消殺要求很嚴格,瘦弱的她按照流程,嫻熟地擦桌子,拖地,一樣也不馬虎,任何一個角落都不放過。就這樣,穿著防護服的她步履不停地工作,基本沒有停歇。
王惠的愛人也是檢驗人,疫情爆發后被抽調核酸基地工作,家中三歲的兒子只有年邁的婆婆帶著。但是王惠知道疫情就是命令,容不得半步后退。只有舍小家,為大家,最后才能萬家團圓。王惠一直說她不辛苦,她的背后是充滿大愛和戰斗精神的五院,在疫情需要的時候,五院的每一個人都在堅守,都是最勇敢最優秀的戰士。
無數像王惠這樣在抗疫一線逆向而行挺身而出的身影,是那么執著而堅定,溫暖而有力量。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勇敢逆行的天使。愿山河無恙,人間皆安。